Translate

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無心山禪寺


無心山禪寺,全名為「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」,係為專修性的祖師禪般若道場。以親證第一義諦為宗旨,禪堂修持為本務;純樸道風為骨架,靈活無礙為應用。

一、緣起
    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,是心源禪師為培養宗門人才,提供融合佛學理論與修行實務所需的環境,於民國六十年所創辦。
    民國五十九年得教界二位長老分別贈予佛陀舍利一顆及贈送《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》一套,為辦禪堂鎮山之寶。
    為求如來精神再現之心願,心源禪師經三年全台行腳尋地,於民國六十二年選在南投中寮地區,定局本山祖庭,擇其獨坐大雄峰,遠眺台灣海峽,收視中部六縣市,雲山飄逸,氣勢磅礡,超拔世外,天地渾圓一體,為可助後人修證之聖地。
    民國六十三年元旦卯時心源禪師獨自破土,動工建立本山禪堂,於同年五月十三日完工、寅時鎮座,正式啟用。
    民國六十六年,通禪師賜贈墨寶:「選佛場」、「垂鈎四海、只釣獰龍」、「世尊饒舌眉拖地、千聖不識達摩機」匾聯。

二、創辦者其人其事
    心源禪師超然俊拔,見識高遠。秉性純直,少時即研究佛法,求學時代受全方位教育之影響。青年規劃生涯之際,以真善美為人生價值,認為真善美之中,需立基於「真」為前提,發現真理精要在於佛教禪宗之祖師禪,毅然拋卻事業地位,未婚出家。終生立行於禪門,為道精誠,修持嚴謹,受戒後更力行佛制,修陀頭行,參訪禪師。
    受戒時,聞戒師呼籲臺灣佛教欠缺二種重要機構:一是「禪堂」,一是「佛教大學」。於是發願開拓禪堂,單身奮鬪,全力以赴,數十年如一日,過程歷經種種困阻,不計代價,力排萬難,抱著「千金買馬骨」的至誠,向建立禪堂的目標前進。
    禪師年青時,曾受日本龍澤專門道場住持僧堂師家鈴木家忠之邀請,擬往進修深造,一切手續皆已辨妥,因考慮日本禪堂風格不一定適合台灣使用而作罷,決心摸索研擬適合本地文化,合乎「真理、科學、人性、理性、感性」的現代優質禪堂,所以極力尋找人才培育。
    心源禪師禪風高峻,卻又慈心低垂,由素日行中,可感其燃燒自我之精神。

三、沿革

    當時因為經費拮据,只購買一小塊地,建築結構為「竹編厝」,屋頂是茅草加牛皮紙。民國七十五年本山禪堂被韋恩颱風吹毀,並因缺乏水源,心源禪師另在下方購地,此處四山環抱,地湧清泉,含蘊無限生機,為培育僧才水邊林下山居隱修之勝境。
    民國七十七年建築大眾共修禪堂,心源禪師披星戴月,身與土共,躬自開山闢地。
    民國八十一年圓覺禪堂以無心山禪寺向主管機關登記。
    民國八十九年與徒眾共籌,擴建禪堂、研究室、展覽室。
    民國九十年改建本山祖庭禪堂。完工後,贈予佛陀舍利之長老復加贈三顆佛陀舍利,以助如來再現之願。
    民國九十四年心源禪師罹患重病,交與弟子釋圓能繼任住持,由全體僧眾共辦道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